智能問答| 無障礙 | 移動版 | 繁體版

          陽西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fā)陽西縣實施義務教育質量提升行動計劃(2016—2020年)的通知 西府辦〔2018〕10號
          來源:陽西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時間:2018-12-26 10:27 【字體: 】 瀏覽量:-
          轉載分享:

          各鎮(zhèn)人民政府,縣府直屬有關單位:

            《陽西縣實施義務教育質量提升行動計劃(2016—2020年)》業(yè)經八屆三十二次縣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fā)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縣教育局反映。

            陽西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7月18日

            陽西縣實施義務教育質量提升行動計劃  (2016—2020年) 

            為貫徹落實《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xiāng)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fā)展的實施意見》(粵府〔2017〕48號)、《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fā)省教育廳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優(yōu)質標準化發(fā)展意見的通知》(粵府辦〔2013〕32號)、《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fā)省教育廳關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辦學質量意見的通知》(粵府辦〔2015〕21號)等文件精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教育質量,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切實提高義務教育辦學質量。堅持德育為先,大力弘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義務教育全過程。堅持以人為本,為每個學生提供合適的教育,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堅持能力為重,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堅持全面發(fā)展,切實加強和改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把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推動義務教育學校走內涵式發(fā)展道路。以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為總任務,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促進教育公平,全面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能力,努力為建設富美陽西提供人才支撐和知識保障。

            二、工作目標

           ?。ㄒ唬┛傮w目標

            力爭用五年時間,使教育質量的社會滿意度顯著增強,基本形成以提高質量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基本形成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高水平教師隊伍,基本形成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到2020年,中小學入學鞏固率、教師師德水平、學校精細化管理水平、辦學特色、辦學效益等得到大幅度提升,區(qū)域之間、校際之間學校辦學水平進一步均衡,義務教育學校全面達到《廣東省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標準》要求。

           ?。ǘ┚唧w目標

            1.入學率和鞏固率。到2020年,小學毛入學率保持在100%,初中毛入學率達100%,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8.5%以。

            2.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思想素質優(yōu)良率達90%以上。

            3.學業(yè)質量均衡發(fā)展,每所小學的學生學業(yè)合格率達95%以上,每所初中的學生學業(yè)合格率達80%以上。

            4.綜合素質評價優(yōu)良。到2020年,每所學校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優(yōu)良率達90%以上,全縣中小學生《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率達97%以上。

            5.教育質量滿意度高。到2020年,學生、家長和社會對學校教育質量的滿意度達90%以上。

            三、工作任務

           ?。ㄒ唬┤婕訌姾透倪M德育工作

            1.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遵循各個學段學生不同的身心特點和認知特點,以培養(yǎng)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健全人格為落腳點,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為重點,以落實《中小學生守則(2015年修訂)》為抓手,培養(yǎng)學生成為具有良好政治素質、道德品質、法治意識和良好行為習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全過程,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法治教育、誠信教育和文明禮儀教育等,全面規(guī)范和統一升國旗儀式,積極引導學生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開展“三愛八禮四儀”教育,并打造教育特色。

            2.全方位育人,增強德育實效性。以學校為依托,以課程、活動、基地為載體,以學生為主體,精心設計、組織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吸引力強的德育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德育內容,增強活動育人實效性。開辦家長學校,全面提高家長素質,發(fā)揮學校、家庭和社區(qū)德育合力作用,提升德育持續(xù)性和延續(xù)性。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校園文化氛圍和人文氣息,使校園內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體現教育的引導和熏陶。夯實校園文化建設,鼓勵學校挖掘自身優(yōu)勢特長和文化沉淀,結合辦學理念,打造德育特色品牌。

           ?。ǘ┣袑嵓訌婓w育、美育與心理健康教育

            深入貫徹中小學生體育藝術“2+1”項目,確保每名中小學生至少掌握兩項運動技能和一項藝術愛好。開齊體育課并堅持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促進校園足球發(fā)展,每年舉行全縣中小學生校園足球聯賽,努力建設足球特色學校,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學校足球場地建設和訓練工作。推進全縣中小學生《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工作,實施全員學生體質評價體系,確保測試質量,2020年全縣中小學生《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率達到97%以上。建立學校體育藝術專項督導檢查制度,把體育藝術納入學校和個人評優(yōu)評先。支持學校設立學生藝術社團,多渠道充實美育教學力量,鼓勵和引導社會藝術教育專業(yè)人士和民間藝人到中小學校擔任兼職藝術教師。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fā)展,配齊學校衛(wèi)生專業(yè)技術人員,加強學校衛(wèi)生與健康教育,普及營養(yǎng)、疾病防治知識,完善學校健康教育課程和疾病防控機制,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衛(wèi)生與健康習慣。

            (三)強化學校內涵建設

            認真執(zhí)行廣東省《規(guī)范義務教育辦學行為六項規(guī)定》,做好縣城中小學總體建設規(guī)劃,通過新建擴建學校來解決縣城中小學大班額問題。按照“高品位、精內涵、強特色”的工作思路,進一步豐富學校建筑和景觀的文化蘊涵,彰顯“一校一策、一校一品、一校一景”的學校內涵發(fā)展特色,打造更多的品牌學校。力爭到2018年底,全縣中小學校立足學校實際、傳統底蘊、工作優(yōu)勢、周邊資源等因素,努力創(chuàng)建一個個性鮮明、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使校園文化成為本校發(fā)展的內生推動力、核心競爭力和持久輻射力。

           ?。ㄋ模┥罨逃虒W改革

            1.嚴格按照國家課程計劃組織教學,開全課程、開足課時。突出課堂教學在提升教學質量中的主渠道作用,推進課堂教學方式改革。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導向,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水平。重視實驗課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積極探索和把握授課、評課、復習課和自習課四種課型結構,支持鼓勵教師上示范課。加強教科研和校本培訓工作,提高教師施教能力水平,提升教學質量。

            2.積極探索課堂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整合學校、家庭、社會資源,形成“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組織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和社會實踐活動。小學重點抓好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初中加強學生各學科均衡發(fā)展,力爭大幅度提高教學質量。

            3.加強教學質量的調研、督查和教學過程管理。“把好脈” 聽取基層教師的意見和建議,廣泛開展調查研究,使專題教研切合實際,發(fā)揮其最大功效,全面提升教師綜合素質,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奠定基礎。重視對畢業(yè)年級教學質量的分析反思。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師素質。加快新課程理念向教學行為轉化,優(yōu)化學生學習方式,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習質量,促進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的不斷提高。

            4.加強教學常規(guī)管理。進一步完善中小學領導聽課、評課制度,加大領導聽課、評課工作力度。校長每學期聽課、評課必須達到30節(jié)以上,教導主任每學期聽課必須達到 50 節(jié)以上,其他領導不少于 30 節(jié),并有聽課、評課交換意見??h教育局每年進行一次聽課、評課檢查,對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對不符合要求的單位和個人進行通報批評。進一步建立完善教師備課授課、作業(yè)批改制度,提高課堂效率,向 45 分鐘要質量。強化教師教書育人職責和崗位要求,加大師德考核和評價力度,提升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水平。加強教師隊伍的培養(yǎng)培訓,切實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

            5.推進課堂教學改革。進一步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積極創(chuàng)設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主動學習能力。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需求。進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有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備課、上課、評價,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加強縣、鎮(zhèn)、校三級教育信息網絡資源庫建設,實現網絡資源共建共享,充分發(fā)揮網絡資源在教師教學、學生學習中的輔助作用。

            6.加強和改進教研工作。充實教研隊伍,加強學科教研機構建設。進一步完善教研員聯系學校、教研員兼任學科教學制度,充分發(fā)揮教研員的橋梁引領作用。教研員每周必須深入聯系學校2次聽課評課,每學期聽課不少于60節(jié),并對學校整體備課授課、教研科研、培育典型等工作提出指導性意見。完善城鄉(xiāng)學校對口支援和送教下鄉(xiāng)制度??h城中小學送教下鄉(xiāng)每年不少于2 次,雙方共同開展教研活動每年不少于4次。各校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挖掘內在潛力,活化形式,使對口聯系校教研工作不斷創(chuàng)新,富有成效,達到互相提高的目的。建立健全以校為本的教科研機制。教研工作要選準切入點,貼近教師工作實際,符合學校工作特點,做到以點帶面,為教育教學服務。建立健全專題教研機制,解決教學實踐中出現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提高教師專業(yè)水平和教學能力,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7.完善科學并易于操作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修訂完善《陽西縣中小學教學質量評估方案》,依據教學質量評估標準,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五)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 

            1.堅持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實行劃片招生。依據人口分布、地理狀況、地段內學校規(guī)模和生源情況,合理劃定片區(qū)學位和每所學校招生服務范圍,實行陽光招生。?

            2.深化高中階段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初中學業(yè)考試制度,依據課程標準和要求,測試初中學生學業(yè)情況,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積極推進以初中學業(yè)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為依據錄取高中階段學校新生的做法。全面推進公辦優(yōu)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到?!惫ぷ?,落實優(yōu)質普通高中將不低于50%的招生指標分配至各初中學校的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制度改革。

            (六)大力實施教師隊伍素質提升計劃,進一步規(guī)范從教行為

            1.構建師德建設長效機制,規(guī)范教師從教行為。健全和完善宣傳、考核、監(jiān)督與獎懲相結合的師德建設工作機制,將師德作為教師年度考核、績效考核、職務(職稱)評審、崗位聘用和評優(yōu)評先的首要內容,師德考核不合格者以上環(huán)節(jié)實行一票否決;加強師德宣傳,促進形成重德養(yǎng)德的良好風氣;嚴禁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違規(guī)收受學生禮品禮金,規(guī)范教師的從教行為和學校的辦學行為;加大懲處力度,對違反職業(yè)道德行為發(fā)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

            2.加強中小學(幼兒園)教育人才隊伍建設。深入實施中小學“百千萬人才培養(yǎng)工程”,加強名教師、名校長、名班主任、“廣東特支計劃”教學名師等領軍人才和骨干教師的培養(yǎng),發(fā)揮領軍人才、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繼續(xù)推進“強師工程”,開展小學、幼兒園校長(園長)任職資格培訓和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骨干教師培訓,推進對幼兒師資培訓和管理工作,創(chuàng)新教師培訓工作,提高培訓實效性。推進“三名隊伍培養(yǎng)工程”,著力推動陽西縣名師工程的貫徹落實,持續(xù)開展各級名校長、名教師、名班主任培養(yǎng)培訓工作。

            3.加快補充一線教師,優(yōu)化教師隊伍結構。根據全縣教師隊伍實際情況,及時制訂陽西縣教師招聘計劃,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優(yōu)秀人才充實教師隊伍,重點補充鄉(xiāng)村音、體、美、英和信息技術等緊缺學科教師。繼續(xù)落實高校畢業(yè)生到農村從教“上崗退費”政策,鼓勵高校畢業(yè)生到山區(qū)和農村邊遠地區(qū)從教。

            4.保障教師合法權益,提高教師地位待遇。按照上級文件精神,進一步落實教師工資待遇、績效工資,按時發(fā)放,不拖欠,保證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與城鎮(zhèn)教師大體相當,提高廣大教師工作熱情。按標準落實山區(qū)和農村邊遠地區(qū)學校教師生活補助,按月發(fā)放,穩(wěn)定山區(qū)和農村邊遠地區(qū)教師隊伍,使鄉(xiāng)村教師安教樂教。

            5.構建教師交流機制,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落實責任分工,明確工作目標,每學年初根據全縣教育教學實際和教師配置情況制訂校長教師交流計劃,積極開展教師交流輪崗工作,交流人數不低于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總人數的5%,整體提升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促進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優(yōu)化教師、校長資源的配置,推進優(yōu)質教師資源共享。

            6.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提高學校管理水平。一是建立科學有效的校長考核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充分調動中小學校長工作的積極性,提高管理水平和業(yè)務能力。二是嚴格按照編辦規(guī)定的標準核定學校中層干部配備人數,通過競爭上崗的方式對各校中層干部進行調整,優(yōu)化學校中層干部結構,增強學校中層干部隊伍活力。

            (七)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

            1.加強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利用五年時間改造和完善全縣各級各類學校信息化基礎設施和教育網絡體系建設,建成全縣學校標準統一、互聯互通、功能完善、安全可靠、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教育信息化基礎環(huán)境。中小學計算機網絡教室、多媒體設備“班班通”、“校園網”、教學錄播室、多功能室等數字化等硬件設施建設全部達標,學校內部寬帶網絡全覆蓋,中小學接入寬帶達到100Mbps以上,數字化校園普遍建立。全面實現市、縣、校三級網絡高速互聯互通。

            2.加強教育信息資源的開發(fā)與應用。采用“政府引導、市場驅動、多方參與、共建共享”的方式,共建共享優(yōu)質教育資源。依托國家和省教育公共資源服務平臺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開發(fā)縣級優(yōu)質地方資源和校本資源,建成一批優(yōu)質校本資源庫。逐步建立涵蓋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yè)教育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地數字化教育教學資源庫。到2022年,全面建成縣級優(yōu)質教育教學資源庫,并接入國家、省、市教育專網,實現優(yōu)質教育資源互聯互通、共建共享,優(yōu)質資源應用得到普及。

            3.提高教師信息技術能力。建立多層次的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體系。以全面提高與重點培養(yǎng)相結合,開展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集中培訓、校本培訓和遠程培訓,促進教師和各類管理人員提高網絡信息資源的獲取與共享能力、信息化環(huán)境下教學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能力、信息化網絡環(huán)境下的管理與服務能力。到2020年,建成一支與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相適應的教育信息化應用和管理隊伍。

            四、保障措施

           ?。ㄒ唬┏闪⒐ぷ鳈C構加強統籌協調

            縣政府成立以分管教育的副縣長為組長,縣教育局主要負責同志為副組長,縣編辦、縣發(fā)改局、縣教育局、縣公安局、縣財政局、縣人社局、縣國土資源局、縣住建局、縣衛(wèi)計局、縣安監(jiān)局、團縣委、縣婦聯、縣殘聯等單位和各鎮(zhèn)人民政府分管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負責對陽西縣義務教育質量五年提升行動計劃的組織領導。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教育局。領導小組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專題會議,及時研究解決五年提升行動計劃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確保五年提升行動計劃順利實施。各鎮(zhèn)、各學校要分別成立工作機構,整合力量,形成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合力。各成員單位務必按照五年提升行動計劃要求,各負其責,通力合作,共同推進全縣義務教育質量提升。其他部門和單位也要全力支持,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

            (二)明確責任

            縣教育局要根據我縣實際情況和上級主管部門相關文件精神,出臺完善增強德育工作、實施教育教學質量評價、開展教育教學質量檢測、加強教師考核管理、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等配套措施,扎實推進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五年提升行動計劃的開展;要將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核心工作,切實提升中小學校管理水平,加強教學常規(guī)管理,推進辦學模式改革,提高教學效益。各鎮(zhèn)、縣直各有關部門要把實施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進一步落實配齊配強校長、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師待遇等各項措施。各中小學校要結合實際,制定推進教育教學質量五年提升行動計劃的具體措施,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和責任人。實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責任制,通過層層簽訂責任狀,層層落實責任,明確職責任務,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并取得實效。

           ?。ㄈ┘哟筘斦度?,保障優(yōu)先發(fā)展

            積極落實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戰(zhàn)略地位,依法落實教育經費的穩(wěn)定來源和增長。一要加大政府資金投入。教育附加費專項用于教育事業(yè),土地出讓金、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政府性基金收入要劃出一定比例用于教育。縣財政要每年安排一定的中小學校教學質量獎勵經費,用于獎勵教育教學質量突出的學校和個人。二要倡導社會力量出資、捐資辦學,擴大教育社會投入。三要加強教育資金的使用和監(jiān)管,對各級各類??顕栏窆芾恚_保??顚S茫谕斗偶笆褂梅矫?,向薄弱學校、重點項目、重點工作傾斜,著力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四要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落實國家各項扶貧助學政策,加大對義務教育階段困難家庭子女教育資助力度。

           ?。ㄋ模┘訌娍己?/p>

            縣政府教育督導室依據本行動計劃及有關配套文件,制定考核評價方案,對各鎮(zhèn)執(zhí)行五年提升行動計劃情況進行考核;縣教育局要制定考核評價細則,對縣教研室、各鎮(zhèn)中心小學、各中小學校執(zhí)行五年提升行動計劃的情況進行考核。

           ?。ㄎ澹I造氛圍

            縣教育局要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推進方案,真抓實干,確保每年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目標的實現。縣委宣傳部要大力宣傳縣委、縣政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經驗做法,引導全社會從關注成績轉變到關注學生健康成長上來。各鎮(zhèn)、縣直各有關部門要關心教師生活、學習、工作,為教師辦實事、解難題,激發(fā)教師隊伍活力;要正確引導,讓全社會都來關心教育,形成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強大合力。各中小學校要樹立正確的質量觀,向家長和社會宣傳正確的育人觀,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和諧、輕松的氛圍。

          相關文件:


          文檔附件: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网,黄色网站免费日本A√,人妻中文字幕果派传媒,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